现场 | 20位研发总裁:我们是这样在中国开发First in class新药的

2020-09-17 17:13

同写意论坛第105期大会部分报告嘉宾


共有20位研发总裁在本次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公司First in class(FIC)新药开发的立项思想和项目进展,劲方药业CDK9小分子抑制剂的临床数据首次在同写意论坛披露。这些项目未必都能够成为真正的FIC新药,但是他们一开始是奔着FIC新药出发,而不是按fast-follow的方式来立项的。

“专门报告新药的立项思想,这在众多的生物医药会议中本身就是First in class”。药渡董事长李靖博士大会期间一直赞扬同写意论坛这个会议的价值。李靖说,“我们以前的会议都是在讲结果,按照法规要求去做药物评价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报告一堆数据这个对听会的人启发并不大。”

科睿唯安王刚博士谈到开发FIC药物有多重意义:解决临床需求,有先发优势,有法规监管鼓励,更高的产品估值,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万春医药首席运营官刘扬也谈到,原创新药占整个国内药品销售占比正在一步步的提高。从2016年的8%到当前的16%左右,未来的目标将达到40%左右。未来中国的创新药一定是FIC驱动。

中国能不能做FIC新药?广东中昊药业陈庚辉博士谈到其开发的已经上市的银屑病治疗药物本维莫德时自豪地说,“这是全球第一个批准同时治疗银屑病和湿疹的非激素外用药,具有全球影响,中国新药征服世界的先例” 。

让我们为中国FIC新药研发的先行者们鼓掌喝彩吧!



微信图片_20200918083257.jpg


马振坤,丹诺医药(苏州)创始人、CEO


治疗医疗器械相关生物膜感染的多靶点偶联分子

医疗器械相关生物膜感染是不断增长的未满足临床需求,目前治疗以手术置换为主。RNA聚合酶是治疗这类感染的最重要靶点,但现有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霉素易产生耐药,并导致药物间相互作用。

TNP-2092是一个多靶点偶联分子,通过抑制RNA聚合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的多靶点活性产生杀菌作用,大大降低耐药频率,并对生物膜感染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TNP-2092已获FDA的QIDP、快速通道和孤儿药资格认定,并在ABSSSI病人中证明其安全有效性。TNP-2092有望成为治疗医疗器械相关生物膜感染的首个产品,通过药物治疗根除生物膜感染,达到取代或减少手术的目的。


来源:同写意  更多内容查看原文链接

微信公众号

©2013 丹诺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